|
 |
|
北極星神 |
中國古來總稱北方的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寶、壁七宿為玄武,也就是《漢書天文志》記載的「北宮玄武」,因此,玄武也是北方的神明,道家尊奉為玄武帝。
足踏龜蛇,右手執劍,左手印訣,威靈顯赫,這是道教所尊奉的「帝爺公」的形容,他也是佛教所謂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的「開心尊者」,而自然崇拜者則尊為北極星化身的「玄天上帝」。
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天人感應的思想,他們相信天上星宿的運轉和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,而在眾星運圍的世界中,唯有北極星永恆不動,先民就把北極星神格化,奉為北斗星君,是星辰神祗里,最尊貴的星君。 |
 |
|
別號 |
由于佛、道均有所尊,玄天上帝的別號獨多。台灣祭拜的諸神當中,以「玄天上帝」的尊號最多。玄天上帝的稱號,除玄天上帝、真武大帝、真武大將軍、玄武帝、真武帝外,尚有玄天大帝、北極大帝、水長上帝、開天仙帝、開天大帝、開天炎帝、開開真帝、元武帝、直只如大師、元帝、元天上帝、小上帝、北極佑聖真君、北極聖神君諸尊稱,一般則俗稱為「上帝公」、「上帝爺」或是「帝爺公」。 |
 |
|
星宿崇拜 |
玄天上帝威風凜凜,八面生風,其形象為披發黑衣、手持寶劍、足踏龜蛇,衛將執黑旗,兩旁為金童玉女,水火二將。但玄天上帝的原形卻是兩只爬虫──龜與蛇的合體,龜蛇合體之形,則起源于遠古的星宿崇拜。
「玄天」原為「玄武」,即北方的七星,也就是說北斗星,據《禮記》所載:「前朱雀,而后玄武」。朱雀是指南方的七星。中國古代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,稱為「二十八宿」。又把二十八宿分為東西南北四組,每組七個星宿,想像成一種動物形象。根據五方配五色的說法,即成為東方青龍,南方朱雀,西方白虎,北方玄武(龜蛇)所謂「四象」。
龜為「四靈」(龍、鳳、麟、龜)之一,蛇也被認為是有神性的靈物,這兩種爬虫頗受古人青睞。北方玄武七宿遂被想像為龜蛇相繼之形。最初,玄武與青龍、朱雀、白虎,同為道教的護法神,是普通的小神。以后玄武異軍突起,逐漸成為道教大神,被說成是奉玉帝之命鎮守北方的統帥。歷代帝王封其為真君、帝君、上帝,步步高升。因為宋代皇帝避其祖趙玄朗名諱,改玄武為「真武」。宋神宗時立為玄天上帝,這就是星神的人格化。
「玄天上帝」為道教崇拜的神祗,多奉祀在北極殿,或說是北極星的人格化。因為他居住北極,這是玄天上帝也稱為「北極大帝」的由來。
玄武由星宿而變為動物神,又進而人神化以后,道教為他編出一通不尋常的神跡。道書說在黃帝時,玄武脫胎于淨樂園善勝皇后,從母親左肋生下,長而勇,這位王太子不愿繼承王位,出走學道。得紫元君所授秘法,又遇天神授以寶劍,入武當山修練,四十二年功成,白日飛升,奉玉帝之命,鎮守北方,為玄天上帝。 |
 |
|
神話傳說 |
民間傳說,玄武鎮守北天門, 法力高強,能驅妖治病,道家極為崇信。屠宰業奉為守護神,祭祀最為虔城。台灣民間又認為他是保護小兒的神。因此一般家庭主婦每逢三月三日。玄天上帝誕辰那天,多敷都到北極殿去為兒女祈求平安。《封神演義》卻說真武大帝為通天教主的弟弟
《神異傳》:「真君仗劍,追天關地軸之妖,冠履俱喪,伏而收之,故塑像猙獰,冠裳不整,底下伏龜、蛇各一,龜,天之關也,蛇,地軸也。」
《圖志》:「真武為淨樂王太子,修練于武當山,功成飛升,奉上帝命鎮守北天門,披發跣足,建皂纛旗。」
《金陵志》:「真武大帝,即元武七宿也,故作龜、蛇于其下,龜、蛇者,元武象也。」
《澎湖妃略》:「北極真武元天上帝,乃北方元武之神,元武屬水,水色黑,故帝衣旗幟俱黑,即所謂元冥乘坎而司冬,稱冬帝曰黑帶是也,神為五行之一,五行之祀,載于月令,此天地之正氣也,說者謂帝北而位南,南為火,不相克耶?不知民非水人不生活,坎離相濟,而人得以養,今南方祝融之墟多祀者,此也?」
《台灣縣志》:「真武廟,一在東安坊,一在鎮北坊,祀北極佑聖真君,邑之形勝,有安平鎮、七鯤身為北關,鹿耳門、北線尾為地軸,酷肖龜蛇,鄭氏踞台,因多建真武廟,以為此邦之鎮云。」 |
 |
|
|
|
|
|
|